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谈新刑诉法对交通肇事犯罪赔偿的影响/彭德江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5 08:39:17  浏览:926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2013年1月1日起,新的刑诉法及其司法解释开始施行,必将对交通肇事犯罪涉及的民事赔偿造成巨大影响。作为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解决的专业律师,我们现仅就新刑诉法及其司法解释对交通肇事犯罪案件赔偿的巨大影响略述己见,以请教于专家。

  一、对受害人及其亲属的影响

  (一)精神抚慰金再无法律救济路径

  新《刑诉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新刑诉法司法解释》)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由此规定,意味着受害人及其亲属不仅不能基于附带民事诉讼就精神抚慰金获得支持,即使通过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也将无法获得支持。而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中,出于附带民事诉讼不支持受害人及其亲属对精神抚慰金诉求保护的考虑,当事人通常采取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获得救济。具体操作为,在民事诉讼中,通过援引《民法通则》、《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侵权责任法》、《关于审理人身损害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赔偿限额中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次序问题的复函》([2008]民一他字第25号)以及最高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规范性文件,可以获得司法救济。新《刑诉法》的规定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为判决、裁定的考量,也没有规定对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如何区分处理的问题,同时也限定当事人可以另行提起民事诉讼获得法律救济的范围(把精神损失做了剔除)。更难以理解的,《新刑诉法司法解释》所做的扩大化解释,它不仅“解释”了刑事程序问题,甚至跨部门连带把民事实体法的相关问题也一道“解释”了。最高法院新刑事诉讼司法解释和几乎同时生效的最高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的“人身伤亡”,是指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侵害被侵权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等人身权益所造成的损害,包括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和第二十二条规定的各项损害。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的“财产损失”,是指因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侵害被侵权人的财产权益所造成的损失。”《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 、第二十二条”是完全支持精神抚慰金和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的。笔者认为作为处于同一位阶的司法解释,两者规定相互矛盾,既导致国家法治的不统一,也实际给各级法院的实务审判带来混乱。

  (二)伤残、死亡赔偿金排斥在交通肇事犯罪赔偿范围之外

  在交通肇事犯罪案件受害人当场死亡的场合,不存在医疗费、护理费、康复费、残疾辅助器具费、误工损失的问题,根据《新刑诉法司法解释》第一百五十五条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作出判决,应当根据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被告人应当赔偿的数额。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等费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等费用。驾驶机动车致人伤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确定赔偿责任。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就民事赔偿问题达成调解、和解协议的,赔偿范围、数额不受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限制”,也就是说,受害人家属仅仅只能获得丧葬费,因为“死亡赔偿金”由于属于“精神抚慰金”范畴而被排斥于附带民事赔偿和单独民事诉讼范围之外。

  二、交通肇事罪赔偿范围收窄,极大地降低了肇事者的犯罪成本

  在受害人伤残或者死亡的场合,部分或者全部劳动能力丧失所造成的收入减少不能获得赔偿,将极大地减轻交通肇事者的赔偿责任。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关于交通肇事罪的刑罚规定,一般情况下的刑期也就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里就必然会出现一个犯罪成本大为降低的问题。几十万元的伤残、死亡赔偿金都不需支付,3年左右的刑期明显过轻。如果说过去尚有3年牢狱之灾和巨额赔偿高悬在肇事者的头上,可以对机动车驾驶人起到震慑作用。相比较于过去,新《刑诉法》及其司法解释,拟似在鼓励交通肇事犯罪。因为一旦涉罪,精神抚慰金、伤残及死亡赔偿金均可豁免。

  三、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和第三者责任商业险似乎已无存在的必要

  最近一些年来,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和第三者责任商业险在化解交通肇事矛盾,构建社会和谐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刑诉法及其司法解释实施,将彻底颠覆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和第三者责任商业险对社会稳定的作用。虽然《新刑诉法司法解释》在其一百五十五条第三款、第四款中规定“驾驶机动车致人伤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确定赔偿责任。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就民事赔偿问题达成调解、和解协议的,赔偿范围、数额不受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限制”,但由于精神抚慰金、伤残和死亡赔偿金已被排斥在赔偿范围之外,无疑会受到机动车保险人的欢迎,它们将因此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一方面依现行法规向机动车保有人收取巨额保费,一方面可以因新刑法及其司法解释的施行而豁免自己的赔偿责任,对保险公司来说岂不是福音!但如果我们站在较为宏观的角度审视新刑法及其司法解释在实际施行后法律后果,我们不难看到未来的交通肇事案件中,如果受害人及其亲属在肇事车辆具备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和第三者责任商业险的情况下无法获得伤残、死亡赔偿金,对受害人及其亲属来说明显有失公平。笔者认为《新刑诉法司法解释》确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既然死亡、伤残赔偿金均不需要赔偿,那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和第三者责任商业险的必要性也就值得立法及司法解释出台者慎重考量了。

  四、交警部门在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时会陷于两难境地

  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书虽然只是一种证据,但基于它系交通警察根据现场勘查以及有鉴定资质的鉴定意见所作出,通常在交通事故肇事案件会作为重要的书证被法院采信。新刑诉法及其司法解释施行后必将陷交警部门在作出事故认定书时处于两难境地。根据实际案情,肇事者应当承担事故的主要或者全部责任,且应依法追究交通肇事者的刑事责任。如果据实处理,则受害人无法获得精神抚慰金、伤残和死亡赔偿金(尤其在群死群伤的场合)。一方面它必须依法追究肇事者的刑事罪责,否则涉嫌拒不移送司法罪;一方面受害人将面临获赔不能的法律后果,稍有不慎,将会酿成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事件,各级政府显然是不能容许的。

  五、问题的症结及解决办法

  新刑诉法及其司法解释对交通肇事罪的巨大负面影响的症结在于精神抚慰金的内涵与外延,最高人民法院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刑事有刑事的解释,民事有民事的解释,正是应为这种不统一,必将造成我国司法实践的混乱。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赋予当事人对诉讼形式的自主选择权

  在交通肇事犯罪的场合,受害人是否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还是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受害人及其亲属应当享有自由的选择权。如果选择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则意味着受害人及其亲属自愿放弃对精神抚慰金的诉求;如果他们要诉请精神抚慰金,则应当容许其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二)由最高人民法院重新对精神抚慰金作出统一的司法解释

  新刑法及其司法解释对交通肇事赔偿巨大影响的根源就在于最高人民法院对“精神抚慰金”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01〕7号)第九条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一)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二)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三)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抚慰金。”根据这一解释,伤残、死亡赔偿金应属于精神抚慰金范畴。《侵权责任法》 第十六条规定“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第二十二条还规定“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这说明侵权责任法将伤残、死亡赔偿金与精神抚慰金是区分开来的,二者不是一码事。那么伤残、死亡赔偿金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也是将其作为财产损失对待的,凡此种种,不胜枚举。由于立法及司法解释混乱,客观上导致了我国法律在实际司法中的不统一,这势必严重影响到法律的严肃性。如果将伤残、死亡赔偿金与精神抚慰金切割开来,则前述问题可以得到相对化解。

  (作者单位:湖北楚韵律师事务所)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黑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2004年)

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


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0号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黑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的决定》已由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4年12月1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4年12月18日


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黑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的决定

(2004年12月18日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了省人大农林委员会提出的《黑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决定对《黑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
将第四十三条修改为:“违反本条例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委托的部门和林业局以上的森林工业管理部门执行。”
本决定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黑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正后,重新公布。




黑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

(1995年8月23日黑龙江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1997年12月16日黑龙江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改
根据2004年12月18日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黑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
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辖区内从事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利用、管理以及改变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的活动,必须遵守本
条例。
  森林资源,包括林地、林木以及森林生态环境下所形成的生物资源。
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依法确认的其他林业用地。
  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林业工作。市(行署)、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林业工作。乡(含镇,下同)人民政府设林业工作站或专职人员负责林业工作。
省森林工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系统林业工作。
大兴安岭森林工业管理部门负责本系统林业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可按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管理本系统林业工作。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保护培育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经济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
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应当从地方财政中适当安排资金扶持林业发展。
  第五条 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逐步建立林业生态体系
和林业产业体系。
  林区应当加快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木材综合利用,实现林业工业化,调整产业结构,实行多种经营。
  平原地区应当在统一规划下,加速营造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和薪炭林,逐步增加覆盖率。
  第六条 对保护、培育、合理利用、科学管理森林资源以及发展林业生产,开展林业教育和科学研究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森林、林木、林地权属
  第七条 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的森林、林木、林地,为国家所有。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其所有的土地上营造的林木,为集体所有。
  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的用地范围内营造的林木,为造林单位所有。
  第八条 农村居民在已确认的房前屋后、自留地、自留山、薪炭林地营造的林木,为营造者所有,承包荒山荒地造
林的,按照承包合同的约定确定林木所有权。
  个人所有的林木允许继承、转让和出卖。
  第九条 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与乡、村或者其他单位联合经营的森林,林地仍为国家所有,共同支配林木收益。
单位与单位、单位与个人、个人与个人联合营造的林木,为联合营造者共有。
  第十条 义务植树按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和《黑龙江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
细则》的有关规定确定林木所有权。
  第十一条 国家和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登记造册,报同级人民政府核发《林权证》,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国有森林工业由国家授权的部门核发《林权证》。已领取《林权证》的国有林业单位,不需再办理《土地证》。
  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和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林权证》所确定的面积及其界线,严格守界经营,未经上级主管部门和原批准机关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
权属发生变更时,应当到原发证机关更换《林权证》。
  第十二条 森林、林木、林地权属发生争议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森林工业企业单位与其他森林经营单位发生权属争议时,由省人民政府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处理。
  森林、林木、林地权属争议解决以前,任何一方不得砍
伐有争议的林木和抢占有争议的林地。

第三章 森林保护

  第十三条 国家建设占用国有林地和征用集体林地及其他必须使用林地的,应当到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林业局以上森林工业管理部门办理《改变林地用作许可证》
后,再依法办理土地等有关手续。
  森林经营单位在其经营的林地内修筑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和多种经营使用的林地,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的文件执行。
  第十四条 禁止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挖沙、取土等违法行为。已在森林经营施业区内擅自开垦的林地,应当由所
在森林经营单位限期收回。
  第十五条 严禁盗伐、滥伐森林、林木。
  严禁毁林养蚕、毁树采集林木种子和在活立木上扒树皮等毁林行为。
  第十六条 养木耳应当推行新技术,充分利用采伐剩余物,不准砍伐柞林和使用成材柞木做木耳段。
  林区种参应当在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疏林地、林间空地种植,或实行林参间作。不得毁林种参。
  第十七条 严禁木材经营和加工厂点收购盗伐木材。
  在林区开办木材经营和加工厂点必须征得所在施业区林业单位的同意,向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林业局以上森林工业管理部门申领《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方可核发木材经营和加工厂点营业执照。
  第十八条 严格保护国家确定的一、二级保护树种。需要采伐利用的,国家一级保护树种,须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国家二级保护树种,须经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森林工业行政主管部门、大兴安岭森林工业管理部门批准。
采集野生药材和经济植物,应当保护植物资源。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加强林政、公安、护林队伍建设。
  第二十条 森林防火、森林植物检疫、森林病虫害防治、林木种子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城市绿化管理,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
执行。

第四章 森林经营管理

  第二十一条 森林划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可以结合森林经理调查划分为生态保护、速生丰产、常规管理3种类型经营区,实行科学经营。
  第二十二条 森林资源应当实行资产化管理,有偿使用。国有森林资源资产应结合森林经理复查定期进行评估。
  第二十三条 各级林业部门负责组织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建立森林资源档案,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掌握森林资源
变化情况。
  第二十四条 各森林经营单位应当按用材林消耗量低于生长量和其他林种合理经营、永续利用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对森林资源消耗实行全额管理。
  第二十五条 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森林资源审计制度,在其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期、采伐限额执行期、森林经理期结束时,应当进行审计。

第五章 植树造林

  第二十六条 到本世纪末,全省森林覆盖率应当达到40%以上,其中山区不低于70%,半山区不低于40%,平原区不低于10%。
  各级人民政府根据省森林覆盖率总目标确定本辖区森林覆盖率的目标,制定实施规划,明令公布。
  第二十七条 城镇和乡村应当按照造林规划,因地制宜地营造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和薪炭林。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组织各系统、各单位和负有义务的公民,完成法定的植树任务。
  第二十八条 农垦、畜牧、铁路、交通、水利等部门,应当按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积极营造防护林。煤炭、造纸等部门,应当营造坑木、造纸等用材林和原料林。
  第二十九条 植树造林应当遵守造林技术规程,实行科学造林。县级人民政府和国有森林工业企业每年应当对植树造林组织验收,核实造林面积和成活率、保存率。
  第三十条 建立林业基金制度。林业基金按规定权限分级管理,专款专用。
林业基金的提取标准和管理、使用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一条 采伐林木应当提取育林基金。育林基金的具体提取和使用办法,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森林采伐和木材运输

  第三十二条 森林、林木实行限额采伐。省森林工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大兴安岭森林工业管理部门,综合本系统森林采伐限额,在报国家林业部同时报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各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部门,均综合本系统森林采伐限额,逐级报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汇总全省森林采伐限额,经省人民政府审核后,上报国务院批准。经国家批准的森林采伐限额指标,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超过。
  第三十三条 采伐森林、林木,必须进行伐区调查设计,凭《林木采伐许可证》进行采伐。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树木除外。
  第三十四条 《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审发: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的由本系统上级主管部门审发;乡村集体和个人承包的,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发;铁路、公路护路林的更新采伐,属铁路、公路部门营造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审发;其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部门审发。
  第三十五条 森林采伐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皆伐面积比重应当严格控制。采伐后必须不晚于次年完成更新。
  第三十六条 运输木材必须持有木材运输证件。具体办理木材运输证件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铁路、公路、航运部门应当凭木材运输证件承运木材。
  第三十七条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林区设立或者变更木材检查站。检查人员在执行木材检查任务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
  林业执法人员可以进入车站、码头、货场和木材市场进行检查。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未办理《改变林地用途许可证》占用、征用林地的,责令停止作业,限期补办手续。对已构成非法占用林地的,处以每平方米5~15元罚款;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坏的,赔偿损失;补种毁坏株数1~3倍的树木或缴纳补种树木费。逾期不补办手续的,除按上述规定处罚外,立即退回所占林地。抢占有争议林地的,应当立即退出,对直接责任者处以500~1000元的罚款。
  对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挖沙、取土等违法行为,责令返回占有,处以每平方米1~5元的罚款;致使森林、林木毁坏的,赔偿损失;补种毁坏株数1~3倍的树木或缴纳补种树木费。
  对违法从事种植、养殖、采集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2~5倍的罚款;致使森林、林木毁坏的,赔偿损失;补种毁坏株数1~3倍的树木或缴纳补种树木费。
  对砍伐柞林和使用成材柞木做木耳段的,没收木耳段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2-5倍的罚款。
  对在活立木上扒树皮的,处以每株10~50元罚款;致使树木死亡的,处以木材价值3~5倍的罚款。
  森林经营单位对在其森林经营施业区内擅自开垦的林地,没有按期收回的,由上级机关对其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 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林区木材2立方米以下,幼树100株以下的,非林区木材1立方米以下,幼树50株以下的,防护林、特种用途林和国家确定的一、二级保护树种1立方米以下的,或者相当于上述损失的,缴回所盗木材,责令赔偿损失,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或缴纳补种树木费,并处以违法所得3-10倍的罚款。
  受雇和帮工参与盗伐以及为盗伐人提供运输工具的,处以相当于盗伐人罚款额度50%的罚款。盗伐、运输工具予以扣留,在限期内不接受处理的,可以变卖盗伐、运输工具,折抵赔偿损失和罚款。
  第四十条 滥伐森林、林木,林区木材10立方米以下,幼树500株以下,非林区木材5立方米以下,幼树250株以下,或者相当于上述损失的,责令补种滥伐株数5倍的树木或缴纳补种树木费,并处以违法所得2-5倍的罚款。
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营林业单位不执行伐区调查设计和《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超采林木,按滥伐处理,由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收缴违法所得,列为育林基金。对直接责任者由其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采伐林木的单位或者个人,未按规定完成更新造林任务的,责令限期完成任务,并处以相当于所需造林费用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 在林区无《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私自经营、加工木材的,责令其立即停止营业,由林业和工商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对经营、加工盗伐木材的,应当没收全部盗伐木材,并处以木材价值3-5倍的罚款,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收缴《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
  第四十二条 无木材运输证件运输木材的,扣押其所运木材,责令限期补办运输证件,逾期未补办的,没收全部木材,并处以木材价值10%~50%的罚款。对承运单位和个人处以承运木材价值10%~30%的罚款。
  运输木材的数量、树种、材种和规格与木材运输证件记载不符的,没收超过数量和不符部分的木材。
  对使用伪造、涂改、倒卖证件运输木材的,没收全部木材,并对货主处以相当于木材价值10%-50%的罚款。对伪造、涂改、倒卖运输证件者,没收其非法所得,并处以非法所得2-5倍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委托的部门和林业局以上的森林工业管理部门执行。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 罚没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罚没款全额上缴同级财政部门。
  追缴盗伐的木材、变卖所得及核收的赔偿损失费、补种树木费,返还原森林经营单位,用于恢复森林资源。
  第四十六条 对拒绝、阻碍林业行政执法人员和护林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对林业管理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以及林业职工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贪污受贿,包庇纵容违法者,参与和支持盗伐、滥伐,造成森林资源损失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一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上一级机关的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直接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或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九条 本条例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应用解释。
  第五十条 本条例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共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印发《中共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意见》的通知

中共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烟党[2004]83号



中共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印发《中共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意见》的通知




行业各直属单位党组(党委):
  现将《中共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学习贯彻情况请及时报国家局党组。





二00四年十月十二日


  附件1:《中共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意见》


中共国家烟草专卖局党组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意见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把烟草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推进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结合烟草行业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是一次民主的会议、团结的会议、务实的会议。全会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问题,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各项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上的两次重要讲话,高瞻远瞩,立意深刻,总揽全局,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指导性和针对性。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全会同意江泽民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高度评价了江泽民同志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的杰出贡献和建立的卓越功勋。全会决定,胡锦涛同志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这有利于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有利于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结合烟草行业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一)要从国际国内形势和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国内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愿望日益强烈。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能否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是对我们党的一个重大考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无论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是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和作风,都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从各方面把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二)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保持烟草行业平稳发展的客观需要
  近年来,烟草行业广大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主要任务,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行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进展顺利,整顿规范和专卖管理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科技管理与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卷烟销售网络建设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和职工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生产经营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烟草行业目前正处于重要调整时期。深化改革、联合重组的实质就是调整,这次调整不仅涉及到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而且涉及到内部管理体制调整和各级管理机构职能的调整,是深层次、全方位的调整。随着各项改革的推进,行业现行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方式、人员素质等都出现了明显不适应改革与发展需要的现象。如何从制度安排、组织构架、管理方式、人员素质等方面适应这种变化,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符合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高效、协调的组织机构和高素质人才队伍;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确保市场监管和国有资产监管到位,保证烟草行业健康发展;如何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联合重组,积极探索行业的体制走向和路径选择,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烟草实际的发展路子;如何坚持和完善烟草专卖制度,培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更是对我们驾驭烟草全局能力的严峻考验。学习贯彻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烟草行业党的各级组织建设,提高行业干部队伍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正是解决好我们在前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紧密结合烟草行业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
  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要紧紧围绕全党工作中心,服务全国工作大局,结合烟草行业的实际,找准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着力点。当前,尤其要紧紧围绕专卖体制下如何提高效率和注重自律两个课题,切实加强对市场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和烟草发展自身特殊规律的认识,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增强改革意识和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把握好行业体制走向,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坚定不移地把各项改革推向前进,使专卖体制下的烟草能充满生机和活力。要坚持讲政治、讲大局,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观,规范行政管理和生产经营行为,坚持不懈抓好整顿规范,确保专卖制度能切实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总之,就是要提高驾驭全局、推动改革、发挥专卖优势、领导烟草发展的能力。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必须把理论武装摆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
  继续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落实,着眼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围绕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紧密联系烟草行业实际,推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向深度和广度进军。要认真总结、完善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理论武装和专题研讨相结合,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质量,行业各级党组(党委)中心组的学习,要以提高理论素养、思想水平和政策观念为重点,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加深对行业全局工作安排和部署的理解,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在复杂多变环境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正确把握大局的能力,更好地指导行业改革与发展。要切实加强司处两级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坚持定期进党校培训制度,建立学习的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国家局党校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党校在加强领导干部理论学习中的作用。要认真总结、不断完善处以上干部集中学习制度,切实做到加强领导、明确主题、保证时间、务求实效。要及时发现、认真总结、大力宣传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先进典型,推动全行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为适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央制订并下发了《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五个法规文件,我们要认真学习,结合烟草行业实际,坚决贯彻落实。要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任前公示、试用等制度,逐步扩大差额推荐、差额考察。积极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总结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具体办法,提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比重。在今年试点基础上,加大省级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在全行业范围内公开选拔省级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研究探索面向社会招聘高级管理人员。要继续做好干部交流工作,坚持从机关选派一批优秀人才到基层任职,从基层选调一些人才到机关任职,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加强管理、多岗位锻炼,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干部综合素质。要积极推进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大力推行聘用制和合同制,按市场机制配置人力资源,改变长期存在的较为僵化的用人体制和机制,认真探索两种用人制度并存的用人办法,激活用人机制。要结合烟草行业实际,认真研究制订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教育管理,加强对行业分配问题的研究,逐步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大规模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要紧紧围绕提高五种能力,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大规模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要认真制订教育培训规划,提出明确的教育培训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培训任务的完成。领导干部尤其是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培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更好地适应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要建立国家局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培训制度,认真学习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科技知识。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在全行业形成重视学习的良好氛围。要明确职责分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教育培养。国家局要紧紧围绕提高创新能力,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强对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等高层次人才的教育培训,培养具有一定规模、出类拔萃的高层次人才,以提高全行业管理和技术创新水平。要认真总结境外培训经验,改进培训方式,制定培训方案,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拔一批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到境外培训,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充分发挥行业教育培训机构作用,加强与大专院校合作,打破自我封闭状况,全方位开展教育培训工作。要建立在职职工脱产学习培训制度,保证时间,保证经费,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定期举办各种学习讲座,聘请社会知名专家、学者授课,以扩大知识面,接受新知识,拓宽思路,努力提高学习质量。
  (四)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制度
  制度建设是一项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工作。要按照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保证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要求,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制度。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问题充分酝酿,集体研究。进一步健全完善议事规则,完善决策程序,克服管理上的随意性,坚持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当前尤其要充分发挥投资、预算、薪酬等委员会的作用,充分发扬民主,倾听各方面意见,防止决策失误。要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和纠错改正机制,严格管理,严肃纪律,增强责任感,真正对国家、对企业负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针对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对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管理监督,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经营。要严格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用信息化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管理的透明度,以实现公开、公平、公正。
  (五)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只有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党执政才有坚实的基础。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反对脱离群众、以权谋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坚决反对骄傲自满、铺张浪费。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说实话,办实事,扎扎实实,埋头苦干。当前要克服急于求成、盲目攀比思想,通过深化改革、优化结构、科技进步,真正把发展建立在可靠的市场基础和扎实的工作基础上,努力实现烟草行业平稳发展。要针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会议多、文件多、办事难、接待难等突出问题,进一步精简会议,改进会风,改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质量,坚持不懈地抓好两个转变,把求真务实落到实处,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努力做到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要加深对烟草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科学,不断提高以科学思想、科学制度、科学方法领导烟草发展的能力。要认真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培养民主作风,倾听群众意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决克服自以为是、独断专行。要增强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办事,按照职权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便民的要求,不断推进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真正做到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烟草行业由于实行特殊体制,可支配的资源比较多,能否经得住各种诱惑,对于每一位领导干部是严峻考验。要坚持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两个务必”,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六)重视和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认真研究联合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形势对基层党的组织建设的新要求,加强企业党的组织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要加强机关党的组织建设,严格组织生活,加强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要根据行业管理体制的特点,认真研究如何加强对行业党的建设的指导。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努力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当前尤其要重视做好在干部骨干中发展党员的工作。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机制,促进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按照中央要求,全面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七)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党的执政能力强不强,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班子。要坚持把领导班子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使各级领导班子都能坚持讲政治、顾大局、重团结、守纪律,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干部群众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坚强领导集体。要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当前要重点解决个别领导班子年龄偏大、尚未形成梯次结构,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注重在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及时选拔配备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要重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各省级局、公司民主推荐的基础上,集中一段时间对后备干部进行全面考察,争取在明年上半年建立省级局、公司后备干部队伍名单。要坚持加强团结,班子主要负责人要发扬民主,充分发挥班子每个成员作用;班子其他成员要增强大局意识,加强思想沟通,真正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工作氛围。对个别班子长期不团结、不协调的,要采取组织措施予以调整。要健全党内生活制度,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决克服好人主义,通过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要制订措施认真整改,并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通报,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三、切实加强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组织领导
  行业各级党组(党委)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实抓好。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把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同推动行业当前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加强领导能力建设来促进行业发展,并用工作的实际成果来检验提高领导能力的成效。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行业各级党组织要按照中央的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全会精神迅速传达到全体党员干部。要抓紧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认真抓好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在学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把握内涵,重点学习《决定》、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国家局党组的贯彻意见,切实把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
  (二)领导带头,加强监督。行业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摆上重要工作日程,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党组(党委)中心组学习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主题,集中时间,深入学习,潜心钻研,努力做到学深学透,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 对学习贯彻的情况要加强督促检查,要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切实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对于一些好的经验及时总结推广,掀起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高潮。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落实推动当前各方面工作进展的具体措施,不断开创行业各项工作新局面。要紧密联系本部门、本单位和本人工作、思想实际,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真正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